竢字详情

𭗱

ㄙˋ
立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+7AE2 CJK 基本汉字

立部

12画

7

12画 (竢)

左右结构

UCTD

YTIOK

SUZM

03184

U 7AE2

点、横、点、撇、提、撇折、点、撇、横、横、撇、捺

竢字概述

〔竢〕字拼音是(sì),部首是立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竢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立、矣”。

〔竢〕字仓颉码是YTIOK,五笔是UCTD,四角号码是03184,郑码是SUZM

〔竢〕字的UNICODE是U+7AE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1458,UTF-32:00007AE2,UTF-8:E7 AB A2。

〔竢〕字异体字是𡱢𢈟𢉡

汉字解释

ㄙˋ

基本解释

同“俟1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083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871頁,第15

標點整理本: 第834頁,第11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牀史切,音俟。爾雅・釋詁》:竢,待也。前畫漢・賈誼傳〔「前畫漢」,畫字衍〕:竢罪長沙。【註】竢,古俟字。註見人部七。

注解

〔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立部

〔竢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立、矣

〔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ì] ⑴ 同“俟1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下反切牀史切頁碼348頁,第11

竢待也。从立矣聲。

䇃或从巳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反切牀史反頁碼847頁,第1行,第1

䇃待也。從立矣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立而待之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847頁,第1行,第2

或從巳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下反切牀史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999頁,第1許惟賢873頁,第4

䇃待也。

段注《彳部》曰:待,竢也。是爲轉注。經傳多叚俟爲之。俟行而竢廢矣。俟,大也。

从立。矣聲。

段注牀史切。一部。

或从巳。

段注巳聲矣聲同在一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待俟當作竢,俟,大也。

竢待。俟,大也。

竢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86頁,第8字
2陳昌治本第866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660頁
4說文校箋第445頁,第8字
5說文考正第413頁,第9字
6說文今釋第1493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2542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5062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194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272頁,第10字
11標注說文第430頁,第11字
12說文注箋第3571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10237頁【補遺】第17563頁
14通訓定聲第694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885頁【崇文】第3537頁
16說文句讀第1435頁
17章授筆記第426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916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974頁,第1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