篴字详情

𭗱

zhúㄓㄨˊㄉㄧˊ
⺮部 共16画 上下结构 U+7BF4 CJK 基本汉字

Warning: Undefined array key "⺮部" in /www/wwwroot/www.cztjy.cn/zidian/item.php on line 191
.html title=部首⺮的汉字>⺮部

16画

10

17画 (篴)

上下结构

TEPU 86 、 TGEP 98

HYMO

MWGQ

88303

U 7BF4

撇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点、横、撇、弯钩、撇、撇、撇、点、点、横折折撇、捺

篴字概述

〔篴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zhú、dí),部首是⺮部,总笔画是16画

〔篴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𥫗、逐”。

〔篴〕字仓颉码是HYMO,五笔是TEPU86,TGEP98,四角号码是88303,郑码是MWGQ

〔篴〕字的UNICODE是U+7BF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1732,UTF-32:00007BF4,UTF-8:E7 AF B4。

汉字解释

1zhúㄓㄨˊ

基本解释

古书上说的一种竹。

2ㄉㄧˊ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上 部首:竹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138頁,第23

同文書局本: 第895頁,第42

標點整理本: 第856頁,第4

廣韻》:徒歷切;《集韻》:亭歷切,𡘋音狄。說文》:七孔筩也。周禮・春官》:笙師掌敎龡竽、笙、塤、籥、簫、篴、管、舂牘、應、雅,以敎械樂。【疏】杜子春讀篴爲蕩滌之滌,云今時所吹五空竹篴。釋名》:篴,滌也,其聲滌滌然也。通作笛。

又,《廣韻》:直六切,音逐 —— 竹名。

卷目:考證・未集上 部首:竹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504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661頁,第41

《周禮・春官》笙師掌敎龡竽笙塤籥簫篴管,春牘應雅,以敎械樂。

謹照原文簫下增箎字。械樂改祴樂。

注解

〔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

〔篴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ú、dí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逐

〔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ú]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竹。 [dí] ⑴ 古同“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