紈字详情

wánㄨㄢˊ
糹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+7D08 CJK 基本汉字

糹部

9画

3

9画 (紈)

左右结构

XVYY

VFKNI

ZQYA

25917

U 7D08

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撇、横折弯钩/横斜钩、点

紈字概述

〔紈〕字拼音是(wán),部首是糹部,总笔画是9画

〔紈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糸、丸”或“糹、丸”。

〔紈〕字仓颉码是VFKNI,五笔是XVYY,四角号码是25917,郑码是ZQYA

〔紈〕字的UNICODE是U+7D0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008,UTF-32:00007D08,UTF-8:E7 B4 88。

汉字解释

wánㄨㄢˊ

基本解释

见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192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916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878頁,第4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胡官切,音桓。說文》:素也。釋名》:紈,煥也 —— 細澤有光,煥煥然也。急就篇》〔註〕:紈卽素之輕者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織作冰紈綺繡純麗之物。【註】如淳曰:紈,白熟也。臣瓚曰:冰紈,紈細密堅如冰者也。文選・古詩》:被服紈與素。【李善註】范子曰:白紈素出齊。

又,《玉篇》:結也。

注解

〔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紈〕字拼音是w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丸

〔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wán] ⑴ 见“纨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胡官切頁碼433頁,第29

紈素也。从糸丸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胡官切頁碼1029頁,第6行,第3

紈素也。從糸丸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胡官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589頁,第2許惟賢1127頁,第3

紈𦃃也。

段注𦃃者,白致繒也。紈卽𦃃也。故从丸,言其滑易也。《商頌・毛傳》曰:丸丸,易直也。《釋名》曰:紈,渙也。細澤有光渙渙然也。

从糸。丸聲。

段注胡官切。十四部。紈篆舊在終篆前。非也。今依《玉篇》次此。與繒爲伍。《玉篇》必仍許也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今官紗。

生絲,綰曰素。此句不知其何字下,疑在「紈」字下,姑記于此。

紈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56頁,第13字
2陳昌治本第1099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820頁
4說文校箋第571頁,第17字
5說文考正第514頁,第4字
6說文今釋第1895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3184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6370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735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341頁,第19字
11標注說文第549頁,第3字
12說文注箋第4518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2621頁【補遺】第17901頁
14通訓定聲第2817頁,第5字
15說文義證第1124頁【崇文】第4493頁
16說文句讀第1867頁
17章授筆記第542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171頁,第3字
19古字釋要第1201頁,第6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