腴字详情
腴
腴字概述
〔腴〕字拼音是(yú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腴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臾”或“⺼、臾”,五行属金。
〔腴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肉,臾声。本义是腹下的肥肉。
〔腴〕字仓颉码是BHXO,五笔是EVWY86,EEWY98,四角号码是77287,郑码是QNOD,中文电码是5208,区位码是7573。
〔腴〕字的UNICODE是U+817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140,UTF-32:00008174,UTF-8:E8 85 B4。
〔腴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231。
〔腴〕字异体字是𣧴、𣨃、𦚤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67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89頁,第2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56頁,第5字
音《廣韻》:羊朱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容朱切,𡘋音逾。《說文》:腹下肥也。《廣韻》:肥腴。《通雅》:凡肉肥耎處曰腴。《禮・少儀》:進魚,冬右腴。【註】腴,腹下也。【疏】腴謂魚腹。
义又,凡借以喻肥者皆曰腴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爲九州膏腴。【註】師古曰:腹之下肥曰腴,故取喻云。又,班固〈答賓戲〉:愼修所志,守爾天符;委命供己,味道之腴。又,肥田稱膏腴。
义又,猪犬腸也。《禮・少儀》:君子不食圂腴。【註】腴,有似人穢。【疏】猪犬腸也。
音又,《類篇》:勇主切,音雨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音尤。𨻰琳詩:轗軻固宜然,𤰞陋何所羞;援兹自抑慰,硏精于道腴。
注解
〔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腴〕字拼音是y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臾。
〔腴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肉,臾声。本义是腹下的肥肉。
〔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ú] ⑴ 腹下的肥肉:“桀纣之君,垂~尺余。”⑵ 肥胖⑶ 土地肥沃⑷ 丰裕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羊朱切頁碼第130頁,第23字續丁孫
腴
異體𦚤
腹下𦘺也。从𠕎臾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羊朱反頁碼第337頁,第1行,第2字述
腹下肥也。從肉臾聲。
鍇注臣鍇按:王充《論衡》「桀紂腴」是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羊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678頁,第2字許惟賢第302頁,第4字
腹下肥者。
段注者各本作也。今依《文𨕖》注。此主謂人。《論衡》。傳語曰:堯若腊,舜若腒,桀紂之君垂腴尺餘是也。若《少儀》。羞濡魚者進尾。冬右腴。《七發》。犓牛之腴。假人之偁偁之也。
从肉。臾聲。
段注羊朱切。四部。
白话解释
腴,腹下部位多肥肉。字形采用“肉(月)”作边旁,采用“臾”作声旁。
腴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58頁,第17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345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6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71頁,第12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63頁,第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580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010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363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845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03頁,第18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68頁,第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313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4498頁【補遺】第16675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427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344頁【崇文】第137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504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437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428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