膦字详情

lìnㄌㄧㄣˋ
月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+81A6 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
月部

16画

12

18画 (膦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EOQH 86 、 EOQG 98

BFDQ

QURM

79259

7602

U 81A6

撇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撇、捺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点、横、撇折、竖

膦字概述

〔膦〕字拼音是(lìn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16画

〔膦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粦”或“、粦”,五行属火。

〔膦〕字仓颉码是BFDQ,五笔是EOQH86,EOQG98,四角号码是79259,郑码是QURM,区位码是7602

〔膦〕字的UNICODE是U+81A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190,UTF-32:000081A6,UTF-8:E8 86 A6。

〔膦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6137

汉字解释

lìnㄌㄧㄣˋ

基本解释

磷化氢(PH3)分子中的氢原子,部分或全部被烃基取代而形成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由磷化氢衍生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phosphine,它类似胺,但碱性更弱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377頁,第12

同文書局本: 第994頁,第1

標點整理本: 第960頁,第14

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力展切,音輦 —— 膦腝,無力。

注解

〔膦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膦〕字拼音是lì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粦

〔膦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ìn] ⑴ 磷化氢(PH3)分子中的氢原子,部分或全部被烃基取代而形成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