苀字详情

𭗱

hángㄏㄤˊ
艹部 共7画 上下结构 U+82C0 CJK 基本汉字

艹部

7画

4

10画 (苀)

上下结构

AYMB 86 、 AYWB 98

TYHN

ESQD

44217

U 82C0

横、竖、竖、点、横、撇、横折弯钩/横斜钩

苀字概述

〔苀〕字拼音是(háng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7画

〔苀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亢”。

〔苀〕字仓颉码是TYHN,五笔是AYMB86,AYWB98,四角号码是44217,郑码是ESQD

〔苀〕字的UNICODE是U+82C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472,UTF-32:000082C0,UTF-8:E8 8B 80。

汉字解释

hángㄏㄤˊ

基本解释

古书上说的一种草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447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1021頁,第17

標點整理本: 第989頁,第17

唐韻》:胡郎切;《集韻》:寒剛切,𡘋音杭。爾雅・釋草》:苀,東蠡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草則葴莎菅,蒯薇蕨茘苀。

又,《集韻》:居郎切,音岡 —— 草名,葉似蒲,叢生。

注解

〔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苀〕字拼音是há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亢

〔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áng]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