荀字详情

xúnㄒㄩㄣˊ
艹部 共9画 上下结构 U+8340 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
艹部

9画

6

12画 (荀)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AQJF

TPA

ERK

44627

5424

6087

U 8340

横、竖、竖、撇、横折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

荀字概述

〔荀〕字拼音是(xún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9画

〔荀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旬”,五行属木。

〔荀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旬声。本义是传说中的草名。

〔荀〕字仓颉码是TPA,五笔是AQJF,四角号码是44627,郑码是ERK,中文电码是5424,区位码是6087

〔荀〕字的UNICODE是U+834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600,UTF-32:00008340,UTF-8:E8 8D 80。

〔荀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4124

汉字解释

xúnㄒㄩㄣˊ

基本解释

传说中的一种香草。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形声。从艸,旬声。本义:传说中的草名。
2.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草 。
a grass;
荀草(传说中的香草。据说服之可以美容色)
3.姓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465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1029頁,第18

標點整理本: 第997頁,第16

唐韻》:相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須倫切,𡘋音恂。說文》:草也。山海經》:靑要之山有草焉,黃華赤實,名曰荀草。郭璞《圖詠》:荀草赤實,厥狀如葌。

又,國名。左傳・桓九年》:荀侯賈伯伐曲沃。水經注》:汾水,又西逕荀城東,古荀國也。

又,姓。通志・氏族略》:荀氏有二,本侯國也。晉荀林父,以邑爲氏。

注解

〔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荀〕字拼音是xú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旬

〔荀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旬声。本义是传说中的草名。

〔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ún] ⑴ 传说中的一种香草。⑵ 姓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下反切相倫切頁碼31頁,第21

荀艸也。从艸旬聲。

鉉注臣鉉等案:今人姓荀氏,本郇矦之後,宜用郇字。

荀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9頁,第9字
2陳昌治本第96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87頁
4說文校箋第43頁,第10字
5說文考正第36頁,第21字
6說文今釋第132頁,第1字
7說文探原第640頁,第2字
8說文集注第205頁,第4字
9說文標整第25頁,第4字
10標注說文第44頁,第1字
11說文注箋第352頁,第4字
12說文詁林第1926頁
13古字詁林第一冊,第587頁,第5字
14古字釋要第98頁,第9字
15新附通誼第4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