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字详情
荆
荆字概述
〔荆〕字拼音是(jīng),部首是刂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荆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茾、刂”,五行属水。
〔荆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刑声。本义是一种灌木。
〔荆〕字仓颉码是TJLN TTLN,五笔是AGAJ,四角号码是42400,郑码是EAEK,中文电码是5427,区位码是3003。
〔荆〕字的UNICODE是U+834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606,UTF-32:00008346,UTF-8:E8 8D 86。
〔荆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401,属次常用字。
〔荆〕字异体字是荊、𠛼、𠞣、𦮓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補遺・申集 部首: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744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566頁,第1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44頁,第25字
义《正韻》:同「荊」。
注解
〔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補遺・申集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荆〕字拼音是jī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、刂。
〔荆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刑声。本义是一种灌木。
〔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īng] ⑴ 落叶灌木,叶有长柄,掌状分裂,开蓝紫色小花,枝条可编筐篮等(亦称“楚”)⑵ 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⑶ 中国古代“九州”之一,春秋时楚国别称⑷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⑸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舉卿切頁碼第24頁,第19字續丁孫
荆
異體荊
楚木也。从艸𠛬聲。
𦮓
古文荆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西周早期金文从刀,兩㐅形。唐蘭以為象人的手足因荊棘而被創傷,人形訛為刀形,因而或加井,即創傷之創的本字,增艸而為荊棘之荊。劉釗以為象以刀斫荊之形,後加『井』聲。唐、劉二說都有道理,從金文的用法來看,此字為荊的本字,但從後世的演變來看,也是創傷的創的本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己英反頁碼第90頁,第5行,第1字述
楚,木也。從艸刑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荊州因此爲名也,故其國名楚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90頁,第6行,第1字述
古文荊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舉卿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146頁,第4字許惟賢第63頁,第9字
楚木也。
段注《林部》曰:楚,叢木。一名荆。是爲轉注。
从艸。刑聲。
段注舉卿切。十一部。
古文荆。
荊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5頁,第10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75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3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2頁,第19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7頁,第16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98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86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63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50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8頁,第3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2頁,第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77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700頁【補遺】第16233頁【補編】第14874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465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83頁【崇文】第32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95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68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467頁,第4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79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