荮字详情

zhòuㄓㄡˋ
艹部 共9画 上下结构 U+836E 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

艹部

9画

6

15画 (葤)

上下结构

AXFU

TVMI

EZDS

44140

6107

U 836E

横、竖、竖、撇折、撇折、提、横、竖钩、点

荮字概述

〔荮〕字拼音是(zhòu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9画

〔荮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纣”或“、纣”,五行属木。

〔荮〕字仓颉码是TVMI,五笔是AXFU,四角号码是44140,郑码是EZDS,区位码是6107

〔荮〕字的UNICODE是U+836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646,UTF-32:0000836E,UTF-8:E8 8D AE。

〔荮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4138

〔荮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zhòuㄓㄡˋ

基本解释

古书上说的一种草。
方言,用草包裹。
量词,用于草绳捆扎的器皿。一~盘子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用草包裹 wrap up with straw荮,草包物也。——《集韵》
量词
碗碟等用草绳束成一捆叫一荮。
一荮碗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500頁,第15

同文書局本: 第1045頁,第26

標點整理本: 第1014頁,第13

唐韻》:除柳切,音紂。玉篇》:裹也。

注解

〔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葤〕字拼音是zhò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紂

〔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òu] ⑴ 见“荮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