蚻字详情
蚻
虫部
共11画
上下结构
U+86BB
CJK 基本汉字
蚻字概述
〔蚻〕字拼音是(zhá),部首是虫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蚻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札、虫”。
〔蚻〕字仓颉码是DULMI,五笔是SNJU,四角号码是42136,郑码是FZI。
〔蚻〕字的UNICODE是U+86B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491,UTF-32:000086BB,UTF-8:E8 9A BB。
〔蚻〕字异体字是𧊢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86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79頁,第2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53頁,第7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側八切,音札。《爾雅・釋蟲》:蚻,蜻蜻。【註】如蟬而小。揚子《方言》:蟬其大者謂之蟧,或謂之蝒馬,其小者謂之麥蚻。孟郊〈征蜀聯句〉:始去杏飛蜂,及歸柳嘶蚻。
注解
〔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蚻〕字拼音是zhá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札、虫。
〔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á]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像蝉而较小的鸣虫:“及归柳嘶~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