衆字详情
衆
衆字概述
〔衆〕字拼音是(zhòng),部首是血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衆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血、乑”。
〔衆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「衆」從三人。「三」表示衆多。「衆」表示衆人站立。「衆」,甲骨文字形。象許多人在烈日下勞動。本义是衆人、大家。
〔衆〕字仓颉码是HTHHO HTOHO,五笔是TLTI86,TLIU98,四角号码是27232,郑码是MLGQ。
〔衆〕字的UNICODE是U+884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886,UTF-32:00008846,UTF-8:E8 A1 86。
〔衆〕字异体字是㐺、乑、众、眾、𠍸、𠱧、𡿻、𥅫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653頁,第1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07頁,第1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82頁,第16字
义《字彙》同「眾」。《正字通》:眾字之譌。別詳目部。
注解
〔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血部。
〔衆〕字拼音是zhò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血、乑。
〔衆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「衆」從三人。「三」表示衆多。「衆」表示衆人站立。「衆」,甲骨文字形。象許多人在烈日下勞動。本义是衆人、大家。
〔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òng] ⑴ 衆人;群衆。《廣韻•送韻》:“衆,多也。三人為衆。”《正字通•目部》:“眾,从横目,从乑,人數多也。今經傳譌作‘衆’,《正韻》亦作衆。”⑵ 殷、周从事农业生产的奴隶,或管理奴隶的人。《書•湯誓》:“格!爾衆庶,悉聽朕言。”⑶ 多,盛多。《商君書•弱民》:“今夫人衆兵强,此帝王之大資也。”⑷ 许多。《莊子•齊物論》:“狙公賦芧,曰:‘朝三而暮四。’衆狙皆怒。曰:‘然則朝四而暮三。’衆狙皆悦。”⑸ 普通;一般。《史記•刺客列傳》:“臣事范、中行氏,范、中行氏皆衆人遇我,我故衆人報之。”⑹ 佛家语。用以指教徒人数。《大乘章義》第十:“所言僧者,外國正音名曰僧伽,此方翻譯名和合衆。行德不乖,名之為和;和者非一,目之為衆。”⑺ 久(雨)。《禮記•月令(季春之月)》“淫雨蚤降”漢鄭玄注:“雨三日以上為霖。今《月令》曰衆雨。”⑻ 姓。《通志•氏族略三》:“衆氏,姫姓。魯公子益師,字衆仲,亦曰衆父,以字為氏。衆,一音終。”㈡ [zhōng] ⑴ 谷类的一种,即秫。《爾雅•釋草》:“衆,秫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之仲切頁碼第268頁,第6字續丁孫
𥅫
異體眾、衆、𡿻
多也。从㐺、目,眾意。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經典作衆,俗又作眾。」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眾字,李孝定以為『字从日者,蓋取眾人相聚,日出而作之意』。金文『日』形或訛為『目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止宋反頁碼第688頁,第4行,第1字述
多也。從乑,從目。目,衆意。
鍇注臣鍇按:《國語》曰:「人三爲衆,衆數成於三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之仲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546頁,第2字許惟賢第678頁,第2字
多也。从㐺目。眾意。
段注之仲切。九部。古平聲。
白话解释
众,人多。字形采用“乑、目”会义,众多的意思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字形從日(、
)、從
。「日」為太陽,「
」為眾人站立,二者相合以會眾人於日下勞作之意。金文字形將「日」訛作「目(
)」,而為戰國文字及篆文字形之所本。隸書則又將篆文的「目」增點作「
」,「
」字雖因筆勢之故而變作「
」、「
」,楷書又變作「
」,然眾人之意尚能辨識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規範字作「众」。
眾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29頁,第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77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15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45頁,第2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25頁,第8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178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008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136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740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10頁,第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37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786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8293頁【補遺】第17243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60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712頁【崇文】第284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104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653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508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791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