褾字详情

𭗱

biǎoㄅㄧㄠˇ
衤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+893E CJK 基本汉字

衤部

16画

11

17画 (褾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PUSI

LMWF

WTFB

31291

U 893E

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撇、点、横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横、竖钩、撇、点

褾字概述

〔褾〕字拼音是(biǎo),部首是衤部,总笔画是16画

〔褾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衤、票”,五行属水。

〔褾〕字仓颉码是LMWF,五笔是PUSI,四角号码是31291,郑码是WTFB

〔褾〕字的UNICODE是U+893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134,UTF-32:0000893E,UTF-8:E8 A4 BE。

〔褾〕字异体字是𢅚𥘤𥛦𧘡𧝪𧝼𧟈

汉字解释

biǎoㄅㄧㄠˇ

基本解释

袖口:“子敬便取书之,草正诸体悉备,两袖及~略周。”
衣物的绲边。~领。
古同“”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袖端。
front part of a sleeve;
2.衣服上的绲边。
tape on clothes;
冠黑帽,缀紫褾。 —— 《宋书》
3.书皮;皮套。
cover;
发褾视之,皆古篆文。 —— 《云笈七签》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690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1123頁,第15

標點整理本: 第1099頁,第8

唐韻》:方小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俾小切,𡘋音㟽。類篇》:褾,袖端也。增韻》:卷裘飾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𤰞妙切,標去聲。玉篇》:衣袂也。

類篇》或作𧘡裱。

注解

〔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

〔褾〕字拼音是biǎ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票

〔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iǎo] ⑴ 袖口:“子敬便取书之,草正诸体悉备,两袖及~略周。”⑵ 衣物的绲边⑶ 古同“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