觷字详情

𭗱

xuéㄒㄩㄝˊㄏㄨˋ
角部 共20画 上下结构 U+89F7 CJK 基本汉字

角部

20画

13

20画 (觷)

上下结构

WFQE 86 、 ERRE 98

HBNBG HBNBQ

NBRL

77227

U 89F7

撇、竖、横、横、撇、点、撇、点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撇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竖

觷字概述

〔觷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xué、hù),部首是角部,总笔画是20画

〔觷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𦥯、角”。

〔觷〕字仓颉码是HBNBG HBNBQ,五笔是WFQE86,ERRE98,四角号码是77227,郑码是NBRL

〔觷〕字的UNICODE是U+89F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319,UTF-32:000089F7,UTF-8:E8 A7 B7。

〔觷〕字异体字是𧣔

汉字解释

1xuéㄒㄩㄝˊ

基本解释

把兽角加工成器具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加工兽角,使成器具 cut and polish horn觷,治角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2ㄏㄨˋ

基本解释

吹角声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角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739頁,第16

同文書局本: 第1145頁,第9

標點整理本: 第1119頁,第25

唐韻》:胡角切;《廣韻》:胡覺切;《集韻》:轄覺切,𡘋音學。說文》:治角也。爾雅・釋器》:角謂之觷。【註】治樸之名。【疏】謂治其樸,俱未成器,有此名也。

又,人名。宋有祕閣修撰張觷。

又,《集韻》:克角切,音確。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烏酷切,音沃 —— 義𡘋同。玉篇》或作礐。

又,《集韻》:胡谷切,音斛 —— 角聲。

注解

〔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角部

〔觷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xué、hù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𦥯、角

〔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ué] ⑴ 把兽角加工成器具。 [hù] ⑴ 吹角声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胡角切頁碼138頁,第21

觷治角也。从𧢲,學省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胡角切頁碼357頁,第2行,第2

觷治角也。從角,學省聲。

觷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76頁,第8字
2陳昌治本第369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285頁
4說文校箋第184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173頁,第16字
6說文今釋第622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1093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2535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909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110頁,第24字
11標注說文第180頁,第15字
12說文注箋第1425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4749頁
14通訓定聲第1165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371頁【崇文】第1481頁
16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609頁,第2字
17古字釋要第454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