赍字详情
赍
赍字概述
〔赍〕字拼音是(jī),部首是贝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赍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十、从、冖、贝”,五行属木。
〔赍〕字仓颉码是JBBO,五笔是FWWM,四角号码是40802,郑码是EDWL,中文电码是6340,区位码是7469。
〔赍〕字的UNICODE是U+8D4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173,UTF-32:00008D4D,UTF-8:E8 B5 8D。
〔赍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100。
〔赍〕字异体字是䝴、賫、賷、齎、𣪌、𧷔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備考・酉集 部首:貝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841頁,第4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18頁,第3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191頁,第6字
义《字彙補》:俗齎字。
注解
〔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備考・酉集,康熙部首是貝部。
〔賫〕字拼音是jī,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、冖、貝。
〔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ī] ⑴ 同“齎”。《字彙補•貝部》:“賫,俗齎字。”《戰國策•齊策四》:“齊王聞之君臣恐懼,遣太傅賫黃金千斤,文車二駟,服劍一,封書謝孟嘗君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祖雞切頁碼第204頁,第15字續丁孫
齎
異體𧷔
持遺也。从貝亝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子西反頁碼第522頁,第2行,第1字述
持遺也。從貝齊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持以遺人也。《春秋傳》曰:『自齎其一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祖雞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118頁,第1字許惟賢第493頁,第6字
持遺也。
段注《周禮掌皮》。歲終則會其財齎。注。予人以物曰齎。今時詔書或曰齎計吏。鄭司農云:齎或爲資。《外府》。共其財用之幣齎。注。齎,行道之財用也。《聘禮》曰:問幾月之齎。鄭司農云:齎或爲資。今禮家定齎作資。玄謂齎資同耳。其字以齊次爲聲。從貝變易。古字亦多或。玉裁按。此鄭君不用許書說。謂齎資一字。聲義皆同也。許則釋資爲貨。釋齎爲持而予之。其義分別。不爲一字。近人則訓齎爲持矣。
从貝。𠫼聲。
段注祖雞切。十五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又同資。
又同資。
齎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02頁,第1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516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00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58頁,第10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50頁,第1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891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549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340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318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58頁,第2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55頁,第8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055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6474頁【補遺】第1695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290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538頁【崇文】第214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819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270頁,第8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180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622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