込字详情
込
辶部
共5画
半包围结构
U+8FBC
CJK 基本汉字
込字概述
〔込〕字拼音是(yū),部首是辶部,总笔画是5画。
〔込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辶、入”。
〔込〕字仓颉码是YO,五笔是TYPI,四角号码是38300,郑码是WODA。
〔込〕字的UNICODE是U+8FB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796,UTF-32:00008FBC,UTF-8:E8 BE BC。
〔込〕字异体字是迂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込”,请参考“迂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003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53頁,第2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37頁,第12字
音《廣韻》:羽俱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雲俱切,𡘋音于。《玉篇》:遠也。《史記・孟軻傳》:迂遠而闊于事情。《後漢・王龔傳》:其言甚迂,其效甚近。
义又,曲也。《書・盤庚》:恐人倚乃身,迂乃心。【註】恐浮言之人迂汝心,使邪僻也。《管子・君臣篇》:民迂則流之,民大流則迂之。【註】迂,曲不行,則通之使行;流,蕩不返,則屈之使止也。
义又,迂久,良久也。《後漢・劉寬傳》:迂久大醉而還。
义又,《說文》:避也。
义又,《玉篇》:廣大也。
音又,《唐韻》:憶俱切,音紆 —— 義同。
义本作迃,通作于。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
愛日堂藏本: 第715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72頁,第31字
《後漢・王龔傳》其言甚迂,其效甚近。
謹照原文龔改暢。甚迂改若迂。
《管子・君臣篇》民迂則流之,民大流則迂之。
謹照原文大流改流通。
注解
〔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。
〔迂〕字拼音是yū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于。
〔迂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辵( chuò ),于声。本义是曲折,绕远。
〔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ū] ⑴ 曲折,绕远⑵ 言行或见解陈旧不合时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