郇字详情

xúnㄒㄩㄣˊhuánㄏㄨㄢˊ
阝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+90C7 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
阝部

8画

6

13画 (郇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QJBH

PANL

RYKY

27627

6737

5908

U 90C7

撇、横折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、竖

郇字概述

〔郇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xún、huán),部首是阝部,总笔画是8画

〔郇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旬、阝”或“旬、”,五行属水。

〔郇〕字仓颉码是PANL,五笔是QJBH,四角号码是27627,郑码是RYKY,中文电码是6737,区位码是5908

〔郇〕字的UNICODE是U+90C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7063,UTF-32:000090C7,UTF-8:E9 83 87。

〔郇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3984

〔郇〕字异体字是𨜬𨝁

汉字解释

1xúnㄒㄩㄣˊ

基本解释

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。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周朝国名 Xun state。姬姓。周文王子封于此。春秋时为晋地。在今山西临猗县南。
2.姓。
3.另见 huán。

2huánㄏㄨㄢˊ

基本解释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姓。
郇,姓。出绛州。 —— 《广韵》
2.另见 xún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42頁,第13

同文書局本: 第1271頁,第5

標點整理本: 第1257頁,第13

唐韻》:相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須倫切,𡘋音旬 —— 國名。說文》:在晉地。詩・曹風》:四國有王,郇伯勞之。【註】郇伯,郇侯,文王之後。嘗爲州伯,治諸侯有功。

又,《廣韻》:地名。左傳・僖二十四年》:秦師退軍于郇。【註】解縣西北有郇城。

又,姓。漢有郇越。

又,《廣韻》:戸關切;《集韻》:胡關切,𡘋音環 —— 亦姓也。唐郇模。宛委餘篇》:郇越之郇,音荀。郇模之郇,音環。

集韻》或作𨝁
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743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674頁,第15

《左傳・僖二十四年》秦師退軍于郇。

謹照原文秦師改晉師。

注解

〔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

〔郇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xún、hu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旬、⻏

〔郇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ún] ⑴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。⑵ 姓。 [huán] ⑴ 姓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下反切相倫切頁碼209頁,第2

郇周武王子所封國,在晉地。从邑旬聲。讀若泓。

附注鈕樹玉校錄:「『武』,當是『文』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二反切息倫反頁碼535頁,第6行,第3

郇周武王子所封國。從邑旬聲。讀若泓,在晉地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武王弟所封伯爵。《詩》所謂『四國有王,郇伯勞之』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下反切相倫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158頁,第1許惟賢510頁,第2

郇周文王子所封國。

段注文各本作武。誤。今依篇韵正。《左傳》。富辰曰:郇,文之昭也。《毛傳》曰:郇伯,郇矦也。《左傳》曰軍於郇,曰盟於郇,曰必居郇瑕氏之地,皆是也。郇國爲晉所幷。

在晉地。

段注在二志之河東解縣。今山西蒲州府臨晉縣東北十五里有故郇城。

从邑。旬聲。

段注相倫切。十二部。

讀若泓。

段注此合韵也。疑當作淵。

郇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12頁,第5字
2陳昌治本第529頁,第9字
3黃侃手批第409頁
4說文校箋第265頁,第12字
5說文考正第256頁,第9字
6說文今釋第918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1588頁,第4字
8說文探原第3420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356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162頁,第27字
11標注說文第262頁,第11字
12說文注箋第2115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6628頁【補遺】第16985頁
14通訓定聲第3323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557頁【崇文】第2225頁
16說文句讀第846頁
17古字詁林第六冊,第301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637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