镞字详情

ㄗㄨˊ
钅部 共16画 左中右结构 U+955E 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
钅部

16画

11

19画 (鏃)

左中右结构

形声字

QYTD

OPYSK

PSMM

88784

6968

7963

U 955E

撇、横、横、横、竖提、点、横、横折钩、撇、撇、横、撇、横、横、撇、捺

镞字概述

〔镞〕字拼音是(zú),部首是钅部,总笔画是16画

〔镞〕字是左中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钅、族”,五行属金。

〔镞〕字仓颉码是OPYSK,五笔是QYTD,四角号码是88784,郑码是PSMM,中文电码是6968,区位码是7963

〔镞〕字的UNICODE是U+955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238,UTF-32:0000955E,UTF-8:E9 95 9E。

〔镞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6118

〔镞〕字异体字是𥏀

汉字解释

ㄗㄨˊ

基本解释

箭头。箭~。
形容箭的锋利轻捷:“所为贵~矢者,为其应声而至”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形声。从金,族声。本义:箭头) 同本义 arrowhead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,而天下诸侯已困矣。—— 汉· 贾谊《过秦论》 又
利镞(锋利的箭头。
形容词
形容箭的轻捷,应声而至 fast-flying, swift(arrows) 所为贵镞矢者,为其应声而至。——《吕氏春秋》 【漢典】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156頁,第13

同文書局本: 第1319頁,第3

標點整理本: 第1306頁,第23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作木切,音𨄕說文》:利也。玉篇》:箭鏃也。書・禹貢》礪砥砮丹〔傳〕:砮石中矢鏃。【釋文】鏃,子木反。賈誼〈過秦論〉:秦無亡矢遺鏃之費。集韻》或作鉃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千木切,音蔟。又,《集韻》:側角切,音捉。又,千𠋫切,音湊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昨木切,音族 —— 與銼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測角切,音娕 —— 鋤也。諺曰:欲得穀,馬耳鏃。賈思勰說或作鋜。

注解

〔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

〔鏃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ú、chu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族

〔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ú] ⑴ 箭頭,有雙翼、三棱等多種類型。《廣雅•釋器》:“鏃,鏑也。”⑵ 矢末。《集韻•屋韻》:“鏃,矢末。”⑶ 借指箭。唐皮日休《祀瘧癘文》:“一言不善,禍發如鏃。”⑷ 輕捷銳利。《説文•金部》:“鏃,利也。”⑸ 〔鏃𨯤〕也作“銼𨯤”。小鍋。《集韻•屋韻》:“銼,銼𨯤温器。或从族。”《五音集韻•屋韻》:“鏃,同銼。” [chuò] ⑴ 鋤。《集韻•覺韻》:“鏃,鋤也。諺曰:‘欲得穀,馬耳鏃。’賈思勰説。”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作木切頁碼470頁,第5

鏃利也。从金族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作木反頁碼1099頁,第5行,第1

鏃利也。從金族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作木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854頁,第4許惟賢1241頁,第4

鏃利也。

段注今用爲矢鏠之族。與許不同。疑後所增字。

从金。族聲。

段注作木切。三部。

鏃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933頁,第3字
2陳昌治本第1201頁,第10字
3黃侃手批第892頁
4說文校箋第626頁,第11字
5說文考正第559頁,第10字
6說文今釋第2080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3471頁,第4字
8說文探原第6957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970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373頁,第6字
11標注說文第603頁,第5字
12說文注箋第4972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13662頁【補遺】第18040頁
14通訓定聲第1518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1242頁【崇文】第4965頁
16說文句讀第2056頁
17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606頁,第3字
18古字釋要第1290頁,第1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