镰字详情

liánㄌㄧㄢˊ
钅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U+9570 CJK 基本汉字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钅部

18画

13

18画 (鎌)21画 (鐮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QYUO 86 、 QOUW 98

OPITC

PTUX

80737

6991

3313

U 9570

撇、横、横、横、竖提、点、横、撇、点、撇、横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竖、撇、捺

镰字概述

〔镰〕字拼音是(lián),部首是钅部,总笔画是18画

〔镰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钅、廉”,五行属金。

〔镰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金,廉声。本义是农具名。即“镰刀”。

〔镰〕字仓颉码是OPITC,五笔是QYUO86,QOUW98,四角号码是80737,郑码是PTUX,中文电码是6991,区位码是3313

〔镰〕字的UNICODE是U+957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256,UTF-32:00009570,UTF-8:E9 95 B0。

〔镰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3444,属常用字

〔镰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liánㄌㄧㄢˊ

基本解释

收割谷物和割草的农具。~刀。开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形声。从金,廉声。本义:农具名。即“镰刀”
2.同本义。
sickle;
镰,锲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刈钩自关而西或谓之镰。 —— 《方言五》
佩镰;两刃镰;开镰收割的季节,村里人都很忙
3.锋利的棱角。
sharp edge;
凡箭镞胡合嬴者四镰。 —— 《方言九》。注:“棱也。”
镰利(比喻议论或笔锋锐利如镰刀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151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316頁,第16

標點整理本: 第1304頁,第11

廣韻》:力鹽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離鹽切,𡘋音廉。說文》:鍥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刈鉤,自關而西或謂之鎌。釋名》:鎌,廉也,體廉薄也,其所刈稍稍取之。又,似廉者也。鮑照〈東武吟〉:腰鎌刈葵藿。韓愈〈寄張十八助敎〉詩:晴雲如擘絮,新月似磨鐮。

又,揚子《方言》:凡箭鏃,胡合嬴者,四鐮,或曰拘膓。【註】四鐮,廣稜也。

又,揚子《方言》:東齊,僞物謂之冉鎌。

集韻》或作鐮。

注解

〔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

〔鎌〕字拼音是li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兼

〔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ián] ⑴ 同“鐮”。《説文•金部》:“鎌,鍥也。从金,兼聲。”《玉篇•金部》:“鎌”,同“鐮”。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166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1323頁,第19

標點整理本: 第1311頁,第17

集韻》同「鎌」。

注解

〔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

〔鐮〕字拼音是li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廉

〔鐮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金,廉聲。本义是農具名。即「鐮刀」。

〔鐮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ián] ⑴ 鐮刀,形状弯曲如鉤,收割用的農具。《玉篇•金部》:“鐮,刈𠛎也。”⑵ 箭鏃的棱角。《方言》卷九:“凡箭鏃胡合嬴者,四鐮,或曰拘腸;三鐮者謂之羊頭。”⑶ 古代的一種醫療器具。《聖濟總録•砭石》:“扁鵲有云:‘病在血脈者治以砭石。’是故一切腫疾,悉宜鐮割。”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力鹽切頁碼467頁,第2

鎌鍥也。从金𥡝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力鹽反頁碼1093頁,第3行,第1

鎌鍥也。從金兼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力鹽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826頁,第1許惟賢1229頁,第6

鎌鍥也。从金。兼聲。

段注力鹽切。七部。俗作鐮。

鎌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926頁,第13字
2陳昌治本第1192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886頁
4說文校箋第620頁,第13字
5說文考正第555頁,第10字
6說文今釋第2061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3438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689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947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370頁,第11字
11標注說文第597頁,第12字
12說文注箋第4920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3553頁【補遺】第18035頁【後編】第14832頁
14通訓定聲第486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1229頁【崇文】第4913頁
16說文句讀第2036頁
17章授筆記第583頁,第3字
18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544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1283頁,第1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