隞字详情
隞
阝部
共12画
左右结构
U+969E
CJK 基本汉字
隞字概述
〔隞〕字拼音是(áo),部首是阝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隞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阝、敖”或“⻖、敖”。
〔隞〕字仓颉码是NLGSK NLQSK,五笔是BGQT,四角号码是78240,郑码是YCYM。
〔隞〕字的UNICODE是U+969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558,UTF-32:0000969E,UTF-8:E9 9A 9E。
〔隞〕字异体字是敖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阜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254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360頁,第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348頁,第25字
音《集韻》:牛刀切,音鏊 —— 地名。《史記・殷本紀》:仲丁遷于隞。《集韻》:通作敖、囂。
注解
〔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阜部。
〔隞〕字拼音是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⻖、敖。
〔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áo] ⑴ 古地名。中国商代仲丁的都城,在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北敖山南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