韔字详情
韔
韔字概述
〔韔〕字拼音是(chàng),部首是韋部,总笔画是17画。
〔韔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韋、長”,五行属金。
〔韔〕字仓颉码是DQSMV,五笔是NHKE86,NKGE98,四角号码是41532,郑码是XJMC。
〔韔〕字的UNICODE是U+97D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868,UTF-32:000097D4,UTF-8:E9 9F 94。
〔韔〕字异体字是䩨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334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394頁,第2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387頁,第16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丑亮切,音暢。《說文》:弓衣也。从韋,長聲。《詩・秦風》:虎韔鏤膺,交韔二弓。【傳】韔,弓室也;交韔,交二弓于韔也。又,〈小雅〉:言韔其弓。《禮・檀弓》韔弓〔註〕:韔,韜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持亮切,音仗 —— 義同。《詩・小雅》:言韔其弓。【釋文】韔,又治亮反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力讓切,音亮。《詩・小雅》:言韔其弓。【釋文】沈重讀。《集韻》或作䩨。
注解
〔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韋部。
〔韔〕字拼音是chà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韋、長。
〔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àng] ⑴ 弓袋:“虎~镂膺。”⑵ 把弓装弓袋:“之子于狩,言~其弓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丑亮切頁碼第175頁,第11字續丁孫
韔
弓衣也。从韋長聲。《詩》曰:「交韔二弓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醜向反頁碼第435頁,第2行,第3字述
弓衣也。從韋長聲。《詩》曰:「交韔二弓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丑亮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940頁,第3字許惟賢第415頁,第3字
弓衣也。
段注《秦風》虎韔。毛曰:虎,虎皮也。韔,弓室也。又交韔二弓。毛曰:交韔,交二弓於韔中。《鄭風》作鬯。毛曰:鬯弓,弢弓。
从韋。長聲。
段注丑亮切。十部。
詩曰:交韔二弓。
韔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48頁,第8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447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50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20頁,第12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18頁,第8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764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335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949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117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37頁,第1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19頁,第1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758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5660頁【補遺】第16835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590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458頁【崇文】第182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689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705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552頁,第7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