𠃚字详情

𭗱

𠃚

乙部 共4画 嵌套结构 U+200DA CJK 扩展B

乙部

4画

3

8画 (糾)

嵌套结构

NNV

SVS

YYY

U 200DA

𠃚字概述

𠃚〕字部首是乙部,总笔画是4画

𠃚〕字是嵌套结构,可拆字为“己、𠃌”。

𠃚〕字仓颉码是SVS,五笔是NNV,郑码是YYY

𠃚〕字的UNICODE是U+200D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31290,UTF-32:000200DA,UTF-8:F0 A0 83 9A。

𠃚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𠃚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𠃚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190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915頁,第8

標點整理本: 第877頁,第7

廣韻》:居黝切;《集韻》:吉酉切,𡘋音朻。說文》:繩三合也。史記・賈誼傳》:何異糾纆。【註】《通俗文》云:合繩曰糾。

又,《博雅》:舉也。書・冏命》:繩愆糾謬。【疏】糾,謂發舉其愆過。左傳・昭六年》:糾之以政。【註】糾,舉也。

又,《周禮・天官・大宰》:以糾萬民。【釋文】糾,察也。又,〈小宰〉:凡宮之糾禁。【註】糾,猶割也、察也。

又,《詩・魏風》:糾糾葛屨。【傳】猶繚繚也。【疏】稀疏之貌。

又,《後漢・公孫瓚傳》:糾人完聚。【註】糾,收也。

又,《後漢・荀彧傳》:收離糾散。【註】糾,合也。又,《玉篇》:吿也。廣韻》:督也、參也、急也、戾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舉夭切,音矯。詩・陳風》:舒窈糾兮。【傳】窈糾,舒之姿也。

又,《正韻》:舉有切,音九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韻補》叶居由切,結也。嵆康〈琴賦〉:瀄汨澎湃,䖤蟺相糾;放肆大川,濟乎中州。

正字通》:俗從斗作紏,非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糾在丩部,今倂入。

注解

〔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糾〕字拼音是ji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丩

〔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iū] ⑴ 见“纠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𠃚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居虯切頁碼67頁,第12

𠃚

異體丩、𠃏

𠃚相糾繚也。一曰瓜瓠結丩起。象形。凡丩之屬皆从𠃚

附注按:丩、糾為古今字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飢酬反頁碼190頁,第6行,第1

𠃚相糾繚也,一曰瓜瓠結丩起。象形。凡丩之屬,皆從丩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瓜蔓接續生爲糾也。朻木字從此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居虯切古音第三部頁碼351頁,第1許惟賢158頁,第4

𠃚相糾繚也。

段注丩糾曡韵。糾繚亦曡韵字也。《毛傳》曰:糾糾猶繚繚也。繚,纏也。

一曰瓜瓠結丩起。

段注謂瓜瓠之縢緣物纏結而上。如詩言南有樛木。甘瓠纍之。

象形。

段注象交結之形。居虯切。三部。《眞誥》一卷爲一㢧。㢧當卽是𠃚字。一丩猶言一縛。丩卷雙聲。故謂卷爲丩也。

凡丩之屬皆从丩。

白话解释

丩,绳线相互纠缠。另一种说法认为,“丩”是瓜瓠的藤,收缩纠结。字形像纠结的形状。所有与丩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丩”作边旁。

丩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34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191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155頁
4說文校箋第91頁,第7字
5說文考正第86頁,第5字
6說文今釋第298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513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1231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446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54頁,第12字
11標注說文第91頁,第11字
12說文注箋第683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2864頁【補遺】第16417頁
14通訓定聲第971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187頁【崇文】第745頁
16說文句讀第261頁
17說文新證第153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681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242頁,第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