𠋠字详情

𭗱

𠋠

亻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+202E0 CJK 扩展B

亻部

11画

9

13画 (援)

左右结构

WEFC

OBME

NPGX

U 202E0

𠋠字概述

𠋠〕字部首是亻部,总笔画是11画

𠋠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亻、爰”。

𠋠〕字仓颉码是OBME,五笔是WEFC,郑码是NPGX

𠋠〕字的UNICODE是U+202E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31808,UTF-32:000202E0,UTF-8:F0 A0 8B A0。

𠋠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𠋠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𠋠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62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445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391頁,第20

唐韻》:雨元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于元切,𡘋音袁。說文》:引也。詩・大雅》:無然畔援。【疏】畔是違道,援是引取。【又】以爾鉤援。【傳】鉤,鉤梯也。所以鉤引上城者。【疏】援卽引也。禮・儒行》:舉賢援能。

又,《廣雅》:牽也。增韻》:拔也。禮・中庸》:在下位不援上。【註】援謂牽持之也。孟子》:子欲手援天下乎。

又,刃之直而上達曰援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戈廣二寸,援四之。【註】援長八寸,直刃也。

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干眷切,音院 —— 救助也、接也。〈魯語〉:爲四鄰之援,結諸侯之信。【註】所攀援以爲助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于願切,遠去聲 —— 引持也。〈晉語〉:侏儒不可使援。【註】侏儒短者,不可使抗援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胡玩切,音換 —— 與愌同。怑愌,不順也。一曰拔扈。詩・大雅》畔援:〔箋〕猶拔扈也。〇【按】與傳疏義別。

注解

〔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援〕字拼音是yu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爰

〔援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爰( yuán )声。本义是拉,引。

〔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uán] ⑴ 牵引⑵ 帮助,救助⑶ 引用⑷ 执,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