𠐹字概述
〔𠐹〕字部首是亻部,总笔画是18画。
〔𠐹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亻、畨、皿”。
〔𠐹〕字仓颉码是OFDT,五笔是WOLL,郑码是NUKL。
〔𠐹〕字的UNICODE是U+2043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32153,UTF-32:00020439,UTF-8:F0 A0 90 B9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補遺・子集 部首: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709頁,第1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546頁,第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8頁,第23字
义《字彙補》:音未詳。《瀛州勝覽》:榜葛刺巿用銀錢曰𠐹伽㊟〔「榜葛刺」,「刺」字應作「剌」。《明史》有「榜葛剌」:榜葛剌,即漢身毒國,東漢曰天竺。其後中天竺貢于梁,南天竺貢于魏。唐亦分五天竺,又名五印度。宋仍名天竺。榜葛剌則東印度也。〕。
注解
〔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補遺・子集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𠐹〕字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畨、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