㓇字详情

𭗱

冫部 共6画 左右结构 U+34C7 CJK 扩展A

冫部

6画

4

8画 (沃)

左右结构

UTDY

IMHK

TDMG

32184

U 34C7

㓇字概述

〔㓇〕字部首是冫部,总笔画是6画

〔㓇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冫、夭”。

〔㓇〕字仓颉码是IMHK,五笔是UTDY,四角号码是32184,郑码是TDMG

〔㓇〕字的UNICODE是U+34C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3511,UTF-32:000034C7,UTF-8:E3 93 87。

〔㓇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457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609頁,第13

標點整理本: 第557頁,第6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烏酷切,音鋈。說文》:灌漑也。書・說命》:啓乃心,沃朕心。【正義】當開汝心所有,以灌沃我心也。

又,盛也。詩・衞風》:其葉沃若。【疏】沃若,沃沃然盛也。

又,壯姣也。詩・檜風》:夭之沃沃。【傳】沃沃,壯姣也。

又,柔也。詩・小雅》:其葉有沃。【傳】沃,柔也。

又,土不磽曰沃壤。左傳・襄二十五年》:楚蔿掩爲司馬,井衍沃。【註】衍沃,平美之地。

又,盥手曰沃盥。周禮・夏官》:小臣大祭祀沃王盥。【疏】言爲王沃手,盥手也。又,《左傳正義》:盥謂洗手,沃謂澆手。

又,泉名。爾雅・釋水》:沃泉縣出。

又,水名,在沃陽縣西北。水經注》:中陵水東逕沃陽縣,又西北流注沃水。

又,九土之一。淮南子・地形訓》:正南次州曰沃土。

又,閩南人謂雨淋曰沃。見鄭瑗《井觀瑣言》。

又,曲沃,晉邑名。詩・唐風》:素衣朱襮,從子于沃。廣輿記》:曲沃縣,屬山西平陽府。

又,姓。沃丁之後。吳有沃焦,著《神仙傳》。

又,《集韻》:鬱縛切,音艧 —— 茂貌。詩・衞風》其葉沃若,徐邈讀。

說文》本作𣵽,今省。

注解

〔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沃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夭

〔沃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夭( yāo )声。本义是把水从上浇下。

〔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wò] ⑴ 土地肥⑵ 灌溉,浇⑶ 光盛,丰美⑷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