𡓚字详情

𭗱

𡓚

土部 共19画 上下结构 U+214DA CJK 扩展B

土部

19画

16

16画 (墾)

上下结构

BEEF

UBVG

LLXB

U 214DA

𡓚字概述

𡓚〕字部首是土部,总笔画是19画

𡓚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山、墾”。

𡓚〕字仓颉码是UBVG,五笔是BEEF,郑码是LLXB

𡓚〕字的UNICODE是U+214D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36410,UTF-32:000214DA,UTF-8:F0 A1 93 9A。

𡓚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𡓚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《文選•木華〈海賦〉》:“啓龍門之岝嶺,𡓚陵巒而嶄鑿。”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𡓚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558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240頁,第3

標點整理本: 第172頁,第11

廣韻》:康很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口很切,𡘋音懇 —— 力治也。一曰開田用力反土也。

又,傷也,如鉏墾之傷物也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旊人》:陶旊之事,髻墾薛暴不入市。【註】旊人,摶埴之工;髻,薄也;墾,傷也;薛,破裂也;暴,暴起也 —— 皆器之不任用者,故不令其入市。

又,叶苦泫切,音犬。蘇軾〈垂雲亭〉詩:我詩久不作,荒澀旋鉏墾;從君覓佳句,咀嚼廢朝飯。飯音卞上聲。

注解

〔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

〔墾〕字拼音是kě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貇、土

〔墾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土,( kěn )聲。本义是翻土,開墾。

〔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ěn] ⑴ 用力翻土⑵ 開闢荒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