𡙸字详情

𭗱

𡙸

大部 共15画 上下结构 U+21678 CJK 扩展B

大部

15画

12

15画 (𡙸)

上下结构

DWYS

KOGD

GDNF

U 21678

𡙸字概述

𡙸〕字部首是大部,总笔画是15画

𡙸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大、集”。

𡙸〕字仓颉码是KOGD,五笔是DWYS,郑码是GDNF

𡙸〕字的UNICODE是U+2167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36824,UTF-32:00021678,UTF-8:F0 A1 99 B8。

𡙸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𡙸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《龍龕手鑑•大部》:“𡙸”,“”的俗字。《山海經•西山經》:“(翼望之山)有獸焉,其狀如貍,一目而三尾,名曰讙,其音如𡙸百聲。”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大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600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254頁,第5

標點整理本: 第189頁,第13

字彙補》:古文奪字。山海經》:其音如𡙸百聲。【郭註】𡙸百,物名。

注解

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大部

𡙸〕字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大、集

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undefined] ⑴ 同“奪”。《龍龕手鑑•大部》:“𡙸”,“奪”的俗字。《山海經•西山經》:“(翼望之山)有獸焉,其狀如貍,一目而三尾,名曰讙,其音如𡙸百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