𡮧字详情

𭗱

𡮧

小部 共15画 上下结构 U+21BA7 CJK 扩展B

小部

15画

12

15画 (𡮧)

上下结构

MWMI

WCYMF

LDAK

U 21BA7

𡮧字概述

𡮧〕字部首是小部,总笔画是15画

𡮧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囧、八、尗”。

𡮧〕字仓颉码是WCYMF,五笔是MWMI,郑码是LDAK

𡮧〕字的UNICODE是U+21BA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38151,UTF-32:00021BA7,UTF-8:F0 A1 AE A7。

𡮧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𡮧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上 部首:小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703頁,第12

同文書局本: 第297頁,第33

標點整理本: 第236頁,第23

字彙補》:古文曁字。〇【按】古文本作𠕨

注解

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小部

𡮧〕字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囧、八、尗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𡮧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其冀切頁碼268頁,第8

異體𦤌

臮眾詞與也。从㐺𦣹聲。《虞書》曰:「臮咎繇。」

𠕨

𠕨古文臮。

附注段玉裁注依《廣韻》引作「眾與䛐也」。徐承慶段注匡謬:「按《說文》:眾詞與也,當讀眾詞斷,句即得其解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五反切其冀反頁碼688頁,第5行,第1

𠕨衆辭與也。從乑、自聲。《虞書》曰:「臮咎繇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688頁,第5行,第2

古文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其冀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546頁,第4許惟賢678頁,第4

𠕨眾與䛐也。

段注與詞各本誤倒。今依《廣韵》正。眾與者,多與也。所與非一人也。詞者,意內言外之謂。或假洎爲之。如鄭詩諩偁《無逸》爰洎小人是也。亦假曁爲之。如《公羊傳》及者何。與也。會及曁,皆與也。曁猶曁曁也。《釋詁》曰:曁,與也。《釋訓》曰:曁,不及也。按不及,及也。卽《公羊》所謂猶曁曁也。

从㐺。自聲。

段注其冀切。按冀當作洎。十五部。

《虞書》曰:

段注虞當作唐。說見《禾部》。

臮咎繇。

段注《堯典》文。今書作曁。

古文臮。

段注此篆轉寫旣久。今不可得其會意形聲。姑從宋本作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今作暨,訓及。

今借暨,訓及。

臮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29頁,第5字
2陳昌治本第677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515頁
4說文校箋第345頁,第4字
5說文考正第326頁,第2字
6說文今釋第1178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2009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4137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741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210頁,第5字
11標注說文第337頁,第5字
12說文注箋第2787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8295頁【補遺】第17244頁
14通訓定聲第2439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712頁【崇文】第2845頁
16說文句讀第1105頁
17章授筆記第348頁,第6字
18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520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792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