𢌇字概述
〔𢌇〕字部首是广部,总笔画是21画。
〔𢌇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廌、法”。
〔𢌇〕字仓颉码是IFEGI,五笔是YNJC,郑码是TXBZ。
〔𢌇〕字的UNICODE是U+2230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0039,UTF-32:00022307,UTF-8:F0 A2 8C 87。
〔𢌇〕字异体字是法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備考・巳集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815頁,第2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03頁,第6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14頁,第62字
义《字彙補》:同「灋」。
注解
〔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備考・巳集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𢌇〕字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廌、法。
说文解字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𢌇”,请参考“法”字。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方乏切頁碼第326頁,第3字續丁孫
灋
異體𢌇
𠛬也。平之如水,从水;廌,所以觸不直者;去之,从去。
法
異體㳒
今文省。
佱
古文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方乏反頁碼第801頁,第3行,第1字述
刑也,平之如水。從水、廌,所以觸不直者去之。
鍇注臣鍇曰:「會意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801頁,第4行,第1字述
今文灋字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801頁,第4行,第2字述
古文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方乏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1877頁,第1字許惟賢第820頁,第3字
㓝也。
段注㓝者,罰辠也。易曰:利用㓝人。以正法也。引伸爲凡模笵之偁。《木部》曰:模者,法也。《竹部》曰:笵者,法也。《土部》曰:𠜚者,鑄器之法也。
平之如水。从水。
段注說从水之意。張釋之曰:廷尉,天下之平也。
廌所㠯觸不直者去之。从廌去。
段注下廌字今依《韵會》補。此說从廌去之意。法之正人,如廌之去惡也。方乏切。八部。
今文省。
段注許書無言今文者。此葢隸省之字。許書本無。或增之也。如《艸部》本有㪿無折。
古文。
法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641頁,第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11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1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15頁,第1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87頁,第1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398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388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791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063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54頁,第9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02頁,第8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344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9678頁【補遺】第17468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589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838頁【崇文】第334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340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742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509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923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