𢔺字概述
〔𢔺〕字部首是彳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𢔺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彳、犭、㞷”。
〔𢔺〕字仓颉码是HOKHG,五笔是TQTG,郑码是OILC。
〔𢔺〕字的UNICODE是U+2253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0602,UTF-32:0002253A,UTF-8:F0 A2 94 BA。
〔𢔺〕字异体字是俇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𢔺”,请参考“俇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0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4頁,第1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9頁,第2字
音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求往切;《正韻》:具往切,𡘋音迋 —— 俇俇,遑遽貌。《楚辭・九歎》:䰟俇俇而南征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古况切,音誑。《說文》:遠行也。
注解
〔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俇〕字拼音是guà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狂。
〔俇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uàng] ⑴ 无行。⑵ 往。⑶ 〔~~〕惶遽,慌张失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