𢕵字详情

𭗱

𢕵

彳部 共15画 左中右结构 U+22575 CJK 扩展B

彳部

15画

12

9画 (巷)

左中右结构

TAWH

HOTUN

OIOY

U 22575

𢕵字概述

𢕵〕字部首是彳部,总笔画是15画

𢕵〕字是左中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彳、巷、亍”或“行、巷”。

𢕵〕字仓颉码是HOTUN,五笔是TAWH,郑码是OIOY

𢕵〕字的UNICODE是U+2257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0661,UTF-32:00022575,UTF-8:F0 A2 95 B5。

𢕵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𢕵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𢕵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己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778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327頁,第9

標點整理本: 第269頁,第2

唐韻》:胡絳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戸降切,𡘋學去聲。說文》:里中道。从邑、从共,皆在邑中所共也。廣韻》:街巷也。增韻》:直曰街,曲曰巷。詩・鄭風》:巷無居人。【註】里塗也。

又,《增韻》:宮中長廡相通,曰永巷。列女傳》:周宣姜后脫簪珥,待罪永巷。三輔黃圖》:永巷,宮中之長巷,幽閉宮女之有罪者。武帝時改爲掖庭,置獄焉。

又,《增韻》:永巷,天子公侯通稱。唐書・郭子儀傳》:宅居親仁里四分之一,中通永巷。家人三千,相出入,不知其居。

又,巷伯,奄官。詩・小雅》巷伯:〔箋〕巷伯,奄官。掌王后之命,於宮中爲近,故謂之巷伯。

又,與衖通。玉篇》:衖亦作巷。韻會》:《三蒼》云:街,交道也;衖,宮中別道也。屈原〈離騷〉:五子用失乎家衖。

又,《韻會》一作閧。揚子・學行篇》:一閧之市。

又,叶胡貢切,紅去聲。詩・鄭風》:俟我乎巷兮,侮予不送兮。

注解

〔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己部

〔巷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xiàng、hà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共、巳

〔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àng] ⑴ 胡同,里弄 [hàng] ⑴ 〔~道〕采矿或探矿时挖的坑道。⑵ 义同(一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