𢚩字详情

𭗱

𢚩

心部 共10画 上中下结构 U+226A9 CJK 扩展B

心部

10画

7

9画 (急)

上中下结构

EVNU

BSMP

PVXW

U 226A9

𢚩字概述

𢚩〕字部首是心部,总笔画是10画

𢚩〕字是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爫、𫜹、心”或“爫、、心”。

𢚩〕字仓颉码是BSMP,五笔是EVNU,郑码是PVXW

𢚩〕字的UNICODE是U+226A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0969,UTF-32:000226A9,UTF-8:F0 A2 9A A9。

𢚩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𢚩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𢚩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913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381頁,第21

標點整理本: 第325頁,第17

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居立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訖立切,𡘋音伋。釋名》:急,及也,言操切之使相逮及也。

又,《說文》:褊也。後漢・范丹傳》:以狷急不能從俗,常佩韋于朝。

又,《廣韻》:疾也。增韻》:迫也。

又,窘也。禮・王制》:國無六年之畜曰急。史記・周本紀》:囊王吿急于晉。

又,請急,古休假名。晉令急假者,一月五急。

本作㤂。說文》:从心,及聲。隸作急,刍卽及字。歐陽氏曰:俗作𢚩,非。

注解

〔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

〔急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⺈、⺕、心、;、刍、心

〔急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小篆字形,从心,及声。本义是狭窄。

〔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í] ⑴ 焦燥⑵ 气恼,发怒⑶ 使着急⑷ 匆促⑸ 迅速,又快又猛⑹ 迫切,要紧⑺ 严重⑻ 对大家的事情或别人的困难尽快帮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