𢡲字详情

𭗱

𢡲

心部 共15画 上下结构 U+22872 CJK 扩展B

心部

15画

12

12画 (聒)

上下结构

BTDN

SRP

CEMW

U 22872

𢡲字概述

𢡲〕字部首是心部,总笔画是15画

𢡲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聒、心”。

𢡲〕字仓颉码是SRP,五笔是BTDN,郑码是CEMW

𢡲〕字的UNICODE是U+2287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1426,UTF-32:00022872,UTF-8:F0 A2 A1 B2。

𢡲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𢡲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𢡲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耳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309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967頁,第11

標點整理本: 第932頁,第25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古活切,音括。說文》本作𦕾,讙語也。廣韻》:聲擾也。書・盤庚》:今汝聒聒。【傳】聒聒,無知貌。鄭云:難吿貌。正義》曰:多言亂人之意。左傳・襄二十六年》:聒而與之語。【註】聒,讙也。抱朴子・廣譬卷》:春蛙長譁,而𨢄音見患於聒耳。

又,《韻補》叶紀劣切,音厥。郭璞〈江賦〉:陽鳥爰翔,于以𤣥月;千類萬聲,自相喧聒。

注解

〔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耳部

〔聒〕字拼音是guō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耳、󰐦

〔聒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耳。本义是吵扰,声音高响或嘈杂。

〔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uō] ⑴ 声音吵闹,使人厌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