𢲖字详情

𭗱

𢲖

扌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+22C96 CJK 扩展B

扌部

13画

10

11画 (挫)

左右结构

RGJF

QMSG

DAXB

U 22C96

𢲖字概述

𢲖〕字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3画

𢲖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𡋲”。

𢲖〕字仓颉码是QMSG,五笔是RGJF,郑码是DAXB

𢲖〕字的UNICODE是U+22C9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2486,UTF-32:00022C96,UTF-8:F0 A2 B2 96。

𢲖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𢲖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𢲖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31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431頁,第22

標點整理本: 第378頁,第3

唐韻》:則臥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祖臥切,𡘋音䟶。說文》:摧也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輪人》:凡揉牙,外不廉而內不挫。【註】挫,折也。孟子》:思以一毫挫於人,若撻之於市朝。史記・酷吏傳》:蜀守馮當暴挫。【註】暴虐以挫人。

又,《集韻》:徂臥切,音座 —— 搦也、捉也。楚辭・招䰟》:挫糟凍飮,酎淸凉些。【註】捉去其糟,但取淸醇也。

又,祖加切,匝平聲 —— 亦折也。〈考工記〉:內不挫,李軌讀。

又,臧戈切,䟶平聲 —— 案也。莊子・人閒世》:挫鍼治繲。

又,《韻會》:千臥切;《正韻》:寸臥切 —— 𡘋與剉同,折傷也。增韻》:刴斫也。

注解

〔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挫〕字拼音是cu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坐

〔挫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坐声。本义是折断;摧折。

〔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uò] ⑴ 不顺利,失败⑵ 按下,使音调降低⑶ 摧折。⑷ 书法用笔的一种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𢲖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則臥切頁碼401頁,第12

𢲖

異體

𢲖摧也。从手𡋲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祖臥反頁碼977頁,第1行,第2

𢲖摧也。從手坐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則臥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2383頁,第6許惟賢1035頁,第9

𢲖摧也。

段注此亦上文摧一曰折也之義。《考工記》。揉牙內不挫。注云:挫,折也。詩。乘馬在廏。摧之秣之。傳曰:摧,挫也。箋云:挫今莝字也。傳,箋今本譌舛。今正之如是。

从手。𡋲聲。

段注則臥切。十七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挫與摧一聲之轉。

白话解释

挫,摧折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采用“坐”作声旁。

挫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91頁,第10字
2陳昌治本第1009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760頁
4說文校箋第526頁,第8字
5說文考正第474頁,第10字
6說文今釋第1742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2942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5886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530頁,第5字
10說文標整第314頁,第27字
11標注說文第504頁,第1字
12說文注箋第4180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1747頁【補遺】第17789頁
14通訓定聲第1971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043頁【崇文】第4169頁
16說文句讀第1714頁
17章授筆記第491頁,第8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620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1108頁,第7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