𣄆字详情

𭗱

𣄆

方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+23106 CJK 扩展B

方部

12画

8

10画 (旅)

左右结构

YTYE

YSOYV

SYSR

U 23106

𣄆字概述

𣄆〕字部首是方部,总笔画是12画

𣄆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方、𮕦”或“𭤨、衣”。

𣄆〕字仓颉码是YSOYV,五笔是YTYE,郑码是SYSR

𣄆〕字的UNICODE是U+2310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3622,UTF-32:00023106,UTF-8:F0 A3 84 86。

𣄆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𣄆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宋蘇軾《東坡志林》卷六:“野穀𣄆生,麻菽尤盛。”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𣄆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下 部首:方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153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483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431頁,第13

唐韻》:力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兩舉切,𡘋音呂。說文》:軍之五百人爲旅。書・大禹謨》:班師振旅。【傳】師入曰振旅,言整衆。詩・小雅》:我師我旅。【箋】五百人爲旅。周禮・地官・小司徒》:五卒爲旅。【註】旅,五百人。

又,《博雅》:旅。客也。易・復卦》:商旅不行。又,〈旅卦〉。【疏】旅者,客寄之名,羈旅之稱,失其本居而寄他方,謂之爲旅。詩・大雅》:于時廬旅。【箋】廬舍其賓旅。左傳・莊二十二年》:羈旅之臣。【註】旅,客也。

又,《書・禹貢》:蔡蒙旅平。【傳】祭山曰旅。周禮・天官・掌次》:王大旅上帝。【註】大旅上帝祭於圜丘。國有故而祭,亦曰旅。

又,《書・牧誓》:亞旅。【傳】亞,次也;旅,衆也。衆大夫其位次卿。左傳・文十五年》:請承命於亞旅。【註】亞旅,上大夫也。

又,《書・旅獒》:西旅底貢厥獒。【傳】西戎之長。

又,《詩・小雅》:旅力方剛。【傳】旅,衆也。儀禮・士冠禮》:旅占卒。【註】旅,衆也。

又,《詩・小雅》:殽核惟旅。【傳】旅,陳也。

又,《詩・周頌》:侯亞侯旅。【傳】旅,子弟也。

又,《周禮・天官・小宰》掌官府之徵令,四曰旅,掌官常以治數。【註】旅,辟下士也。

又,《周禮・地官・司徒》:旅師。【註】旅,猶處也。

又,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函人》:權其上旅,與其下旅。【註】上旅謂要以上,下旅謂要以下。【疏】謂札葉爲旅者,以札衆多,故言旅。

又,《儀禮・鄕飮酒禮》:司正升相旅,曰:某子受酬。【註】旅,序也。

又,《禮・郊特牲》:臺門而旅樹。【註】旅,道也。

又,《禮・樂記》:進旅退旅。【註】旅,猶俱也。

又,《後漢・光武紀》:至是野穀旅生。【註】不因播種而生,故曰旅。今字作穭,音呂 —— 古字通。

又,姓。前漢・功臣表》:昌平侯旅卿。

又,《集韻》:凌如切,音臚 —— 陳也。

注解

〔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下,康熙部首是方部

〔旅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𭤨、󰒠、;、方、󰓖

〔旅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象众人站在旗下。旗,指军旗;人,指士兵。小篆字形,表示旌旗;从“从”,表示众人,即士兵。本义是古代军队五百人为一旅。

〔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ǚ] ⑴ 出行的,在外作客的⑵ 军队的编制单位,在师与团之间。⑶ 泛指军队⑷ 共同⑸ 同“稆”。⑹ 同“膂”,脊梁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