𣑰字详情

𭗱

𣑰

木部 共10画 上下结构 U+23470 CJK 扩展B

木部

10画

6

15画 (漆)

上下结构

SWNU

DOP

FOU

U 23470

𣑰字概述

𣑰〕字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10画

𣑰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木、𠇍”。

𣑰〕字仓颉码是DOP,五笔是SWNU,郑码是FOU

𣑰〕字的UNICODE是U+2347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4496,UTF-32:00023470,UTF-8:F0 A3 91 B0。

𣑰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𣑰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𣑰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536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644頁,第28

標點整理本: 第592頁,第21

唐韻》:親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戚悉切,𡘋音七 —— 水名。說文》:水,出右扶風杜陵岐山。書・禹貢》:導渭自鳥鼠同「穴」,東會于澧,又東會于涇,又東過漆沮。山海經》:羭次之山,漆水出焉。

又,縣名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屬右扶風。

又,古邑名。春秋・襄二十一年》: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。

又,海名。張說《梁四公記》:黑谷之北有漆海。

又,木名。詩・鄘風》:椅桐梓漆。

又,木汁可髤物。書・禹貢》:厥貢漆絲。

又,物之黑者曰漆。周禮・春官》:巾車漆車藩蔽。【註】漆車,黑車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七結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千結切,𡘋音切 —— 祭禮之容。禮・祭義》:濟濟漆漆。【註】漆漆者,專致之容。

又,《集韻》:七四切,音次 —— 與髤、䰍、𥿴同,以漆塗器也。

本作桼,亦作柒。

注解

〔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漆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桼

〔漆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桼声。本义是漆水。

〔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ī] ⑴ 落叶乔木,树皮内富含树脂,与空气接触后呈褐色,即“生漆”,可制涂料,液汁干后可入药。⑵ 用漆树皮的黏汁或其他树脂做成的涂料⑶ 用漆涂⑷ 黑⑸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