𤀂字详情

𭗱

𤀂

氵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+24002 CJK 扩展B

氵部

16画

12

14画 (溺)

左右结构

IAQT

ETRK

VEJM

U 24002

𤀂字概述

𤀂〕字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6画

𤀂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敬”。

𤀂〕字仓颉码是ETRK,五笔是IAQT,郑码是VEJM

𤀂〕字的UNICODE是U+2400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7458,UTF-32:00024002,UTF-8:F0 A4 80 82。

𤀂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𤀂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𤀂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528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641頁,第11

標點整理本: 第589頁,第4

廣韻》:奴歷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乃歷切,𡘋音惄 —— 沒也。釋名》:死于水曰溺。溺,弱也,不能自勝也。詩・小雅》:載胥及溺。

又,凡人情沈湎不反亦曰溺。禮・樂記》:姦聲以濫溺而不止。

又,《集韻》:昵角切,音搦 —— 亦沒也。

又,《唐韻》:而灼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日灼切;《正韻》:如灼切,𡘋音若 —— 水名。說文》:水,自張掖、刪丹,西至酒泉、合𥠖,餘波入于流沙。書・禹貢》作弱水。

又,《集韻》:奴弔切 —— 與尿同,小便也。史記・范雎傳〔即〈范睢傳〉〕:賓客飮者,醉便溺雎。

注解

〔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溺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nì、nià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弱

〔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nì] ⑴ 淹没⑵ 沉迷不悟,过分,无节制 [niào] ⑴ 同“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