𤀎字详情

𭗱

𤀎

氵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+2400E CJK 扩展B

氵部

16画

13

17画 (澤)

左右结构

ILDF

EWLJ

VLGU

U 2400E

𤀎字概述

𤀎〕字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6画

𤀎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𥇡”。

𤀎〕字仓颉码是EWLJ,五笔是ILDF,郑码是VLGU

𤀎〕字的UNICODE是U+2400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7470,UTF-32:0002400E,UTF-8:F0 A4 80 8E。

𤀎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𤀎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𤀎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554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652頁,第44

標點整理本: 第601頁,第5

唐韻》:丈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直格切,𡘋音宅。〈周語〉:澤,水之鐘也。風俗通・山澤篇》:水草交厝名之爲澤。澤者,言其潤澤萬物以阜民用也。

又,光潤也。禮・少儀》:澤劒首。

又,雨澤。易・夬卦》:澤上于天。

又,德澤。書・畢命》:澤潤生民。

又,洗濯曰澤。禮・曲禮》:共飯不澤手。【疏】以手宜潔淨,不得臨食始捼莎也。

又,褻衣曰澤。詩・秦風》:與子同「澤」。【箋】袴也。

又,香澤。梁𥳑文帝〈樂府〉:八月香油好煎澤。又,澤宮。禮・射儀》:必先習射于澤。澤者,所以擇士也。

又,州名。韻會》:秦上黨郡,隋爲澤州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施隻切,音適 —— 與釋同。詩・周頌》:其耕澤澤。【疏】釋釋然土皆解散也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達各切,音鐸 —— 格澤,星名,音鶴鐸。史記・天官書》:格澤,星如炎火之狀。

又,《集韻》:夷益切,音繹 —— 與醳同。禮・郊特牲》:舊澤之酒。【註】澤,讀爲醳。

注解

〔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澤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é、sh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睪

〔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ì] ⑴ 均见“泽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𤀎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丈伯切頁碼368頁,第22

𤀎

異體

𤀎光潤也。从水𥇡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澄赫反頁碼902頁,第3行,第1

𤀎光潤也。從水睪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山海經》:「濁澤而有光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丈伯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202頁,第5許惟賢958頁,第10

𤀎光潤也。

段注又水艸交厝曰澤。又借爲釋字。

从水。𥇡聲。

段注丈伯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
白话解释

泽,光亮湿润。字形采用“水”作边旁,“睪”是声旁。

澤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28頁,第17字
2陳昌治本第929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702頁
4說文校箋第479頁,第4字
5說文考正第439頁,第15字
6說文今釋第1604頁,第6字
7說文約注第2721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5440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348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290頁,第8字
11標注說文第463頁,第11字
12說文注箋第3884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0940頁【補遺】第17657頁
14通訓定聲第1876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963頁【崇文】第3849頁
16說文句讀第1562頁
17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15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1023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