𤏖字概述
〔𤏖〕字部首是火部,总笔画是16画。
〔𤏖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火、替”。
〔𤏖〕字仓颉码是FQOA,五笔是OFWJ,郑码是UOOK。
〔𤏖〕字的UNICODE是U+243D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8438,UTF-32:000243D6,UTF-8:F0 A4 8F 96。
〔𤏖〕字异体字是熸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𤏖”,请参考“熸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中 部首: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626頁,第1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81頁,第2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31頁,第31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將廉切,音尖。《玉篇》:火滅也。《孔叢子・廣詁一》:熸,滅也。《左傳・襄二十六年》:王夷師熸。【註】吳楚之閒謂火滅爲熸。又,〈昭二十三年〉:楚師熸。【註】其軍人無復氣勢。劉向《說苑》:卜戰龜熸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慈鹽切,音潛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中,康熙部首是火部。
〔熸〕字拼音是ji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火、朁。
〔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ān] ⑴ 熄灭:“母独从容以絮被濡水,往覆然处,火立~。”⑵ 溃败:“子瑕卒,楚师~。”⑶ 烧毁;灭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