㧾字详情

𭗱

ㄈㄨˇ
扌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+39FE CJK 扩展A

扌部

11画

8

12画 (㧾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RQRN

QPHP

DROW

57032

U 39FE

㧾字概述

〔㧾〕字拼音是(fǔ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1画

〔㧾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忽”。

〔㧾〕字仓颉码是QPHP,五笔是RQRN,四角号码是57032,郑码是DROW

〔㧾〕字的UNICODE是U+39F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4846,UTF-32:000039FE,UTF-8:E3 A7 BE。

〔㧾〕字异体字是𢵃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ㄈㄨˇ
1.拼音fǔ。
2.击。
3.拂去尘土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039頁,第13

同文書局本: 第435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381頁,第34

唐韻》、《集韻𡘋苦骨切,音窟。博雅》:擊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南楚相推搏曰㧾。

又,《集韻》:呼骨切,音忽 —— 義同。一曰去塵也。

注解

〔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㧾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