脯字详情
脯
脯字概述
〔脯〕字拼音是(fǔ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脯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甫”或“⺼、甫”,五行属水。
〔脯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肉,甫声。本义是干肉。
〔脯〕字仓颉码是BIJB,五笔是EGEY86,ESY98,四角号码是73227,郑码是QFB,中文电码是5194,区位码是2412。
〔脯〕字的UNICODE是U+812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071,UTF-32:0000812F,UTF-8:E8 84 AF。
〔脯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357,属次常用字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57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85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51頁,第4字
音《唐韻》:方武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匪父切;《正韻》:斐古切,𡘋音甫。《說文》:肉乾也。《玉篇》:脯,腊也。《廣韻》:乾脯。《前漢・東方朔傳》:乾肉爲脯。《禮・內則》:牛脩、鹿脯、田豕脯、麋脯、麕脯。《韻會》:薄析曰脯,捶之而施薑、椒曰鍛脩。《釋名》:脯,搏也 —— 乾燥相搏著也。《禮・曲禮》:以脯脩置者,左胊右末。《詩・大雅》:爾殽伊脯。《前漢・貨殖傳》:濁氏以胃脯而連騎。【註】今大官常以十月作沸湯,燖羊胃,以末椒、薑扮之,暴使燥,是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蓬逋切,音蒲 —— 與酺通,大飮酒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蒲故切,音步 —— 爲人物災害之神。一曰會聚飮食也。本亦作酺。
注解
〔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脯〕字拼音是fǔ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甫。
〔脯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肉,甫声。本义是干肉。
〔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ǔ] ⑴ 肉干⑵ 水果蜜渍后晾干的成品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方武切頁碼第132頁,第11字續丁孫
脯
乾肉也。从𠕎甫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分武反頁碼第342頁,第2行,第2字述
乾肉也。從肉甫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方武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693頁,第2字許惟賢第309頁,第3字
乾肉也。
段注《周禮・腊人》。掌乾肉。凡田獸之脯腊膴胖之事。注云:大物解肆乾之謂之乾肉。薄析曰脯。捶之而施薑桂曰段脩。腊,小物全乾也。許於脯,於《日部》之㫺統言之曰乾肉。鄭則以大物小物析言之。
从肉。甫聲。
段注方武切。五部。
白话解释
脯,干肉。字形采用“肉(月)”作边旁,采用“甫”作声旁。
脯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62頁,第1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350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7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74頁,第10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65頁,第1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589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032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406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859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05頁,第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71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338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4556頁【補遺】第1668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604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351頁【崇文】第140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515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478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434頁,第6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