𤒱字概述
〔𤒱〕字部首是火部,总笔画是21画。
〔𤒱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火、齋”。
〔𤒱〕字仓颉码是FYXF,五笔是OYVJ,郑码是UONB。
〔𤒱〕字的UNICODE是U+244B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8657,UTF-32:000244B1,UTF-8:F0 A4 92 B1。
〔𤒱〕字异体字是齌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𤒱”,请参考“齌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齊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670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531頁,第1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534頁,第7字
音《唐韻》:在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才詣切,𡘋音嚌。《說文》:炊餔疾也。《玉篇》:炊釜也。屈原〈離騷〉:反信讒而齌怒。【王逸註】齌,炊餔疾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:七稽切;《集韻》:千西切,𡘋音妻。又,《廣韻》:祖稽切;《集韻》:牋西切,𡘋音齎。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前西切,音齊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齊部。
〔齌〕字拼音是jì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齊、火。
〔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ì] ⑴ 〔~怒〕盛怒;暴怒,如“荃不察余之中情兮,反信谗而~~。”⑵ 猛火煮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