𤻧字详情

𭗱

𤻧

疒部 共19画 左上包围结构 U+24EE7 CJK 扩展B

疒部

19画

14

15画 (瘢)

左上包围结构

UTES

KHED

TPQF

U 24EE7

𤻧字概述

𤻧〕字部首是疒部,总笔画是19画

𤻧〕字是左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疒、槃”。

𤻧〕字仓颉码是KHED,五笔是UTES,郑码是TPQF

𤻧〕字的UNICODE是U+24EE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1271,UTF-32:00024EE7,UTF-8:F0 A4 BB A7。

𤻧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𤻧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𤻧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863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778頁,第15

標點整理本: 第733頁,第1

唐韻》:薄官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蒲官切,𡘋音槃。說文》:痍也。【徐曰】痍處已愈,有痕曰瘢。玉篇》:瘡痕也。釋名》:瘢,漫也 —— 生漫故皮也。後漢・馬援傳》:吳王好劒客,百姓多瘡瘢。

又,馬脊瘡瘢曰瘢耆。揚雄〈長楊賦〉:鋋瘢耆,金鏃淫夷。【註】瘢耆,馬脊創瘢處也。

注解

〔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

〔瘢〕字拼音是bā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般

〔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ān] ⑴ 疮痕,疤瘌,斑点⑵ 皮肤上的一点:“美玉可以减~。”⑶ 缺点或过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