𥁍字详情

𭗱

𥁍

皿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+2504D CJK 扩展B

皿部

9画

4

10画 (缺)

左右结构

LNWY

BTDK

LKAG

U 2504D

𥁍字概述

𥁍〕字部首是皿部,总笔画是9画

𥁍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皿、夬”。

𥁍〕字仓颉码是BTDK,五笔是LNWY,郑码是LKAG

𥁍〕字的UNICODE是U+2504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1629,UTF-32:0002504D,UTF-8:F0 A5 81 8D。

𥁍〕字异体字是𧖫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𥁍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𥁍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缶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57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945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908頁,第36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苦穴切,音闋。說文》:器破也。玉篇》:虧也、破也。書・君牙》:咸以正罔缺。

又,《史記・司馬相如傳》:貫列缺之倒景兮。【註】列缺,天閃也。

又,《廣雅》:缺,去也。篇海》:少也、毀也、玷也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傾雪切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犬橤切,音頍 —— 卷幘也,結項中爲四綴,所以固冠者。儀禮・士冠禮》:緇布冠缺項。【註】缺,讀如有頍者弁之頍。

又,《集韻》:窺絹切,音𩒩 —— 義同。玉篇》亦作𦈫,《集韻》或作𧖫、決。佩觿》:《干祿字書》以缺字从垂旁,其不典有如此者。

注解

〔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缶部

〔缺〕字拼音是quē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缶、夬

〔缺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缶( fǒu ),夬( guài )声。缶,瓦器。“夬”也有表意作用。水缺为“决”,玉缺为“玦”,器缺为“缺”,都有破损之意。本义是器具破损。

〔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uē] ⑴ 不够⑵ 残破⑶ 空额(指职位)⑷ 该到而未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