𥟮字概述
〔𥟮〕字部首是禾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𥟮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禾、𦙃”。
〔𥟮〕字仓颉码是HDRVB,五笔是TKNE,郑码是MFJQ。
〔𥟮〕字的UNICODE是U+257E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3582,UTF-32:000257EE,UTF-8:F0 A5 9F AE。
〔𥟮〕字异体字是稰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𥟮”,请参考“稰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禾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049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56頁,第2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17頁,第23字
音《廣韻》:相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新於切,𡘋音胥 —— 禾子落貌。
义又,熟穫也。《禮・內則》:稰穛。【註】熟穫曰稰,生穫曰穛。
音又,《廣韻》:私呂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寫與切,𡘋音醑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《韻會補》:爽阻切,音所 —— 祭神米。《前漢・揚雄傳》:費椒稰以要神兮。
注解
〔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禾部。
〔稰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xǔ、x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禾、胥。
〔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ǔ] ⑴ 晚稻。⑵ 食。⑶ 古同“糈”,古代祭神用的精米:“费椒~以要神兮。”㈡ [xū] ⑴ 谷类植物子实脱落的样子。⑵ 古同“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