𥦵字详情

𭗱

𥦵

穴部 共13画 上下结构 U+259B5 CJK 扩展B

穴部

13画

8

7画 (究)

上下结构

PWET

JCBOK

WOQM

U 259B5

𥦵字概述

𥦵〕字部首是穴部,总笔画是13画

𥦵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穴、月、攵”。

𥦵〕字仓颉码是JCBOK,五笔是PWET,郑码是WOQM

𥦵〕字的UNICODE是U+259B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4037,UTF-32:000259B5,UTF-8:F0 A5 A6 B5。

𥦵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𥦵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𥦵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063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862頁,第24

標點整理本: 第824頁,第37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居又切,音救 —— 極也。易・說卦》:其究爲健。

又,推尋也。詩・小雅》:是究是圖。又,謀也。詩・大雅》:惟此四國,爰究爰度。【註】究、度,皆謀也。爾雅・釋詁》:究,謀也。

又,竟也。前漢・鼂錯傳》:盛德不及究于天下。【師古註】竟也。

又,深也、窮盡也。孟子疏解》:究而言之,不敢以當達者。爾雅・釋言》:究,窮也。

又,懷惡不相親比之貌。詩・唐風》:自我人究究。爾雅・釋訓》:究究,惡也。【註】相憎惡也。

又,《廣雅》:究,窟也。

又,《援神契》:士之孝曰究。

又,竺芝《扶南記》:山溪瀨中謂之究。水經注》:鬰水自九德浦,逕越裳究、九德究、南陵究。

又,南蠻別號。後漢・南蠻傳》:日南徼外蠻𡗝究不事人邑豪獻生犀、白雉。【註】究不事人,蠻𡗝別號。

又,叶音既。宋玉〈神女賦〉:茂矣美矣,諸好備矣;盛矣麗矣,難測究矣。

又,叶車御切。宋玉〈神女賦〉:禮不遑訖,辭不及究;願假須臾,神女稱遽;迴腸傷氣,顚倒失據。

注解

〔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穴部

〔究〕字拼音是ji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穴、九

〔究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穴,九声。本义是穷;尽。

〔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iū] ⑴ 推求,追查⑵ 极,到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