𥧉字详情

𭗱

𥧉

穴部 共14画 上下结构 U+259C9 CJK 扩展B

穴部

14画

9

12画 (惌)

上下结构

PWQN

JCNUP

WOYW

U 259C9

𥧉字概述

𥧉〕字部首是穴部,总笔画是14画

𥧉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穴、怨”。

𥧉〕字仓颉码是JCNUP,五笔是PWQN,郑码是WOYW

𥧉〕字的UNICODE是U+259C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4057,UTF-32:000259C9,UTF-8:F0 A5 A7 89。

𥧉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𥧉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𥧉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932頁,第15

同文書局本: 第390頁,第16

標點整理本: 第334頁,第25

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於袁切,音鴛。廣韻》:惌枉也。集韻》:讎也、恚也。本作怨,或作惌。

又,小孔貌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函人》:凡察革之道,視其鑽空,欲其惌也。【註】鑽孔以受線,欲其惌小無縫,則革堅難壞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紆勿切,音鬱 —— 心所鬱積也。本作慍,或作惌,亦省作宛。

又,《集韻》:宛,古作惌。註詳宀部五畫。

注解

〔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

〔惌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uān、wǎ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宛、心

〔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uān] ⑴ 屈曲。《玉篇•心部》:“惌,惌枉。”⑵ 同“怨”。《集韻•元韻》:“怨,或作惌。” [wǎn] ⑴ 小孔貌。《周禮•考工記•函人》:“凡察革之道,眠其鑽空,欲其惌也。”⑵ 病名。清桂馥《札樸•鄉里舊聞附郷音正字》:“腹中積食曰惌。”⑶ 同“宛”。《説文•宀部》:“惌,宛或从心。” [yùn] ⑴ 同“愠”。《集韻•迄韻》:“愠,或作惌”《類篇•心部》:“惌,心所鬱積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