𥧾字详情

𭗱

𥧾

穴部 共16画 上下结构 U+259FE CJK 扩展B

穴部

16画

11

17画 (窾)

上下结构

PWXW

JCPFO

WOBR

U 259FE

𥧾字概述

𥧾〕字部首是穴部,总笔画是16画

𥧾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穴、𣢾”。

𥧾〕字仓颉码是JCPFO,五笔是PWXW,郑码是WOBR

𥧾〕字的UNICODE是U+259F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4110,UTF-32:000259FE,UTF-8:F0 A5 A7 BE。

𥧾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𥧾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𥧾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076頁,第9

同文書局本: 第868頁,第25

標點整理本: 第831頁,第1

廣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苦管切;《集韻》:苦緩切,𡘋音款 —— 空也。史記・太史公自序》:實不中其聲者謂之窾。【註】窾,空也。莊子・達生篇》:窾啓寡聞之民。

又,《字彙補》:枯也。揚子《𤣥》:窾枯木,衝振其枝。

又,《集韻》:枯公切,音空。莊子・養生主》:批大卻,導大窾。向秀讀。

又,《集韻》:苦禾切,音科。淮南子・說山訓》:見窾木浮,而知爲舟;見飛蓬轉,而知爲車。【註】窾,空也。

又,水名。莊子・外物篇》:踆于窾水。【註】窾,音科。

又,《類篇》:取亂切 —— 匿也。

注解

〔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穴部

〔窾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kuǎn、cuà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穴、款

〔窾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穴,款声。本义是空隙;洞穴。

〔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uǎn] ⑴ 空隙。⑵ 中空:“见~木浮而知为舟。”⑶ 空洞,不实:“~言不听,奸乃不生。”⑷ 挖空:“斩材~坚。”⑸ 法则;规矩。⑹ 枯。⑺ 古水名。⑻ 象声词,形容水击石声。⑼ 古通“款”。 [cuàn] ⑴ 藏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