𦖻字详情

𭗱

𦖻

耳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+265BB CJK 扩展B

耳部

15画

9

左右结构

BLNY

SJWP

CEKW

U 265BB

𦖻字概述

𦖻〕字部首是耳部,总笔画是15画

𦖻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耳、思”。

𦖻〕字仓颉码是SJWP,五笔是BLNY,郑码是CEKW

𦖻〕字的UNICODE是U+265B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7115,UTF-32:000265BB,UTF-8:F0 A6 96 BB。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𦖻

同“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𦖻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倉紅切頁碼399頁,第5

異體聦、𦖻

聰察也。从耳悤聲。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聰,耳朵聽得清楚。楚系多从耳,兇聲,或疊加義符『心』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麤中反頁碼959頁,第6行,第2

聰察也。從耳悤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倉紅切古音第九部頁碼2365頁,第2許惟賢1028頁,第2

聰察也。

段注察者,覈也。聰察以雙聲爲訓。

从耳。悤聲。

段注倉紅切。九部。

白话解释

聪,至察至明。字形采用“耳”作边旁,“怱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字形從耳、聲。從耳,表示聽聞聲音;聲,聲兼義,取疏通之意。表示耳朵中空疏通而聽覺靈敏。隸書、楷書皆承篆文而來。在六書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聰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87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1003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756頁
4說文校箋第522頁,第4字
5說文考正第471頁,第7字
6說文今釋第1730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2924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5850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514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12頁,第21字
11標注說文第500頁,第11字
12說文注箋第4155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1679頁
14通訓定聲第236頁,第5字
15說文義證第1037頁【崇文】第4145頁
16說文句讀第1702頁
17說文新證第840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575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100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