𦜫字概述
〔𦜫〕字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𦜫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丨、廿、𠆣”或“月、𭩠”。
〔𦜫〕字仓颉码是BTJD,五笔是EASY,郑码是QEF。
〔𦜫〕字的UNICODE是U+2672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7483,UTF-32:0002672B,UTF-8:F0 A6 9C AB。
〔𦜫〕字异体字是䐑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𦜫”,请参考“䐑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65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88頁,第1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54頁,第35字
音《唐韻》:直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直涉切,𡘋音䁋。《說文》:薄切肉也。从肉,枼意兼聲。《廣韻》:細切肉。《正韻》:縷切也。《齊民要術》有作犬䐑法、苞䐑法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質涉切,音囁 —— 切也。
音又,通作聶。《禮・少儀》:牛與羊、魚之腥,聶而切之爲膾。【註】聶之言䐑也。
注解
〔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䐑〕字拼音是zh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