𦜮字详情

𭗱

𦜮

月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+2672E CJK 扩展B

月部

12画

8

12画 (胯)

左右结构

EDUN

BKCS

QGBZ

U 2672E

𦜮字概述

𦜮〕字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12画

𦜮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𡘆”。

𦜮〕字仓颉码是BKCS,五笔是EDUN,郑码是QGBZ

𦜮〕字的UNICODE是U+2672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7486,UTF-32:0002672E,UTF-8:F0 A6 9C AE。

𦜮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𦜮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𦜮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347頁,第14

同文書局本: 第980頁,第21

標點整理本: 第946頁,第20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苦故切,音庫。說文》:股也。正韻》:署胯兩股閒。史記・淮隂侯傳》:不能死,出我胯下。【註】股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苦瓜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枯瓜切,𡘋音誇。又,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苦化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枯化切,𡘋音跨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枯買切,音銙 —— 腇肥貌。

注解

〔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胯〕字拼音是kuà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夸

〔胯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肉,夸声。本义是两股之间。

〔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uà] ⑴ 腰和大腿之间的部分